湖南省第三次全國國土調查工作紀實
4月20日,天空飄著毛毛細雨。早晨6:00,駐扎在常德市武陵區柳葉湖管理區卸甲洲村的“三調”一線工作人員羅斌,穿好雨衣準備外出野外核查。

省三調辦督導通道縣第三次國土調查工作
顧不上雨水天氣,羅斌和工作組其他成員像往常一樣,背上測繪儀器,拿著圖紙,和當地居民一起走過平原,翻過山坡、丘陵,用腳丈量每一寸土地。每走到一處,便拿出圖紙和當地居民討論地形情況,逐塊進行確認,遇到存疑的地塊,用外業地籍測繪平板拍照舉證。邊看邊問邊拍邊記,五官四肢齊上陣,不敢有半點疏忽。
下午七點,一天的野外核查工作結束。回到住所后,他們匆忙吃完晚飯后又坐在了電腦旁邊開始將外業成果上圖,直到凌晨。由于工作任務重,時間緊,趕進度是首要。白加黑、5+2的工作模式已是他們的常態。羅斌笑稱,等三調工作結束了,第一個事情就是回家好好睡一覺。
湖南的地形復雜多樣,天氣陰晴不定。盡管客觀因素帶來諸多不便,但湖南省第三次全國國土調查工作卻一直在穩步推進,目前全省已有26個市縣完成全野外核查,5個縣建成了數據庫,2個縣的調查成果已提交到全國三調辦。
首次引入監理機制 終身責任制保障成果質量
國土是生產之要、生存之基、生態之源、自然之基。開展第三次全國國土調查是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保障國民經濟和社會平穩發展的重要基礎。
湖南“三調”工作最大的亮點便是引入了監理機制,實行終身責任追究制度。
質量是國土調查的生命線,為了保證調查數據、圖件、實地三者一致,確保“三調”與第二次國土調查及其他自然資源專業調查的有機銜接,湖南首次引入監理制度,全程跟蹤監督項目進展和成果質量,對“三調”成果質量、工作進度等進行監督、指導、審核。
今年3月,湖南省第三次國土調查領導小組辦公室下發《湖南省第三次國土調查監理工作指導意見》,明確建立監理責任追究制度,如調查成果出現質量問題,將由所在地人民政府終身追究監理單位責任。
湖南省自然資源廳自然資源調查監測處處長陳建軍介紹,湖南各市州將聘請第三方監理技術隊伍,采用內業核查、外業核查相結合模式,對轄區內縣市區三調,以及市州級數據庫建設、成果匯總分析等工作進行監理。同時,嚴格執行分階段檢查制度,加強對三調各工作階段的過程進行監管。
“成果質量既是工作要求,更是紀律要求,一定要把真實狀況調查出來,反映出來,絕不能故意隱瞞問題。”湖南省自然資源廳副廳長謝文表示,三調中如發現弄虛作假、篡改數據的行為,將依據相關法律法規嚴厲查處,嚴肅追責。
四市縣先行探索 為全省三調引路
2017年4月,瀏陽、澧縣、芷江、桂陽被確定為湖南三調四個先行試點市縣。為讓全省三調工作積累經驗,少走彎路,四個市縣邊調查、邊總結、邊研究,探索出了一套“湖南經驗”。
瀏陽市三調辦編制了《瀏陽市第三次國土調查實施方案》,制定三調路線圖、任務表,實行掛圖作戰,責任倒逼。記者了解到,瀏陽市實行自然資源系統全員參與,全面發動鄉鎮黨委政府、村組干部及基層群眾投入野外核查工作。突出鄉鎮國土資源所的野外核查主體作用,技術單位提供專業服務,利用“互聯網+”技術和內外業一體專業調查設備配合開展野外核查和舉證等工作。
芷江縣自然資源局局長姚小烽介紹,2018年7月,芷江縣召開動員大會,全面啟動三調工作,從縣直單位開到鄉村。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為三調工作提供了組織保障。芷江縣以試點為契機和突破口,以點帶面,積累經驗,整鄉推整縣。
桂陽縣國土資源局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該縣充分發揮基層國土資源所工作人員、村支兩委負責人的作用,他們全流程參與底圖制作、野外核查、成果自檢等相關工作。為引導基層群眾主動參與三調工作,該縣還專項安排村民誤工補貼,讓全員參與三調工作真正落到了實處。
澧縣三調工作最大特點就是宣傳工作做的很到位,除了公益廣告外,該縣還舉辦專業講座進行宣講。每到一個核查地方,三調工作人員便將遙感影像截圖發給相應的鄉鎮、村干部,讓他們充分了解所在地方的圖斑情況,動員他們全力配合三調工作。
四個先行市縣立足湖南實際,構建“五級聯動、縣為主體、部門協作、全員參與”的組織模式;實行“內外業結合、全野外核查”的調查模式;建立“持證上崗、全面監理、分級分階段核查”的質量控制體系,為推動全省“三調”工作順利開展打下了堅實基礎。
充分利用1:2000數據 力保三調數據真實準確
開展第三次國土調查,全面查清最新全國土地利用狀況,掌握真實的土地基礎數據,對調查成果實行信息化網絡化管理,滿足國土資源管理精準化需求等具有重要意義。
2014—2017年,湖南投資7.9億元,在國內率先完成覆蓋全省21.18萬平方公里,數據總量達400多TB的1:2000基礎數據建設工作,包括1:2000遙感正射影像圖、數字線劃圖和數字高程模型,具有精度高、范圍廣、地類豐富、時效性強等特點。
湖南省充分整合利用1:2000基礎數據,結合國家下發的正射影像及不一致圖斑,統一開展國土調查工作,在內業圖斑邊界勾繪和地類判定、野外調查核實、成果數據建庫等多個關鍵環節,全面提升了工作效率和成果精度。
湖南省投資8000多萬元,組織11家技術單位近2000名技術人員,分縣制作了國土調查初始庫,科學劃定圖斑邊界、預判地類屬性、提取外業圖斑。市縣在省級下發的初始庫基礎上,結合相關管理數據,以建制鎮(社區)為單元制作野外核查工作底圖,逐村逐地塊開展全野外核查,建設最終國土調查數據庫。
省級通過組織建設初始庫,統一了技術標準,節省了經費時間,實現了明顯的綜合效益。市縣級以初始庫為基礎、結合相關管理數據開展逐圖斑全野外核查,切實肩負起了對三調成果質量的主體責任。
“三調成果是制定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發展目標的依據,必須首先堅持要實事求是查清現狀、不能事前有任何框框的基本原則,確保調查成果的真實性。”湖南省自然資源廳副廳長謝文指出,必須全面執行國家確定的三調工作分類,依法核實每一塊土地的地類和每一種資源的類型,徹底杜絕“一地多類,數出多門”的問題;嚴格按照有關法律法規、技術規范、標準開展調查,實事求是認定地類,嚴格執行分級分階段檢查制度。
更多相關
新應用,新方案--徠卡TPS罐體掃描檢測方案
應用背景: 油庫日常運營中,一旦使用中的罐體發生破壞,不僅會造成物料的損失,還會引發燃燒、爆炸、中毒等安全事故,所以罐體檢測是一項十分重要的工作,它能幫助罐區管理人員獲取罐體傾斜、橢圓度等信息,...
【實用】管線探測儀使用指南
概述 管線探測儀有源發射方法基本可以分成三類:直連法、夾鉗法、感應法。而管線探測儀的使用頻率基本可以分成2大類,即高頻與低頻。低頻衰減慢,傳輸距離遠,輻射能力小,不容易串線,但穿透力差;高頻頻...
國土資源系統黃大年同志先進事跡報告會舉行
國土資源部舉辦全國國土資源系統黃大年同志先進事跡報告會,國土資源部黨組書記、副部長孫紹騁出席報告會并講話。國土資源部黨組成員、副部長、國家土地副總督察張德霖主持報告會。國家測繪地理信息局設分會場同...
科力達KTS-552智能安卓全站儀,突破傳統全站儀單一作業模式!
DOS、Windows、智能Android 每一次產品的迭代 都是對全站儀的再次詮釋 機械設計和科技合二為一 勾勒出智慧測量新藍圖 見所未見,未來已來 共享智能測量新時代 科力達新品...
徠卡建筑測量工具助力坦桑尼亞發展
你可以想到的房屋、建筑物、學校、橋梁、道路和任何基礎設施,不僅體現在支撐它們的材料和結構上,也體現在建造它們的人的工作和專門知識上。合格和熟練的勞動力對于建筑業以及社會和國家的經濟而言從未像現在這...
北斗衛星導航定位基準站系統建設
2月初,當新春走基層采訪組到達秦嶺深處——藍田縣湯峪鎮的時候,見到了正在進行陜西省北斗衛星導航定位基準站系統建設項目二等水準測量的國測一大隊二中隊技術人員。此前幾天,秦嶺下了兩場大雪,山上根本無法...
【應用案例】徠卡三維激光掃描多源數據融合方案的街區改造測量應用
案例背景 歷史文化名城名鎮名村是反映文化交融、彰顯東方智慧、體現中華文明特征的重要載體。國內各地存在著大量的歷史文化名城名鎮名村,做好保護工作仍然存在諸多挑戰,需要多方力量協同完成。其中,測量工...
徠卡全站儀船舶行業解決方案
一、方案概述 徠卡船舶測量解決方案是由徠卡專業的全站儀搭配徠卡本地化團隊開發的造船助手組成,是徠卡針對于船舶行業的相關造船企業在船舶建造過程中對船體構件進行分段測定、分析,附加計算、點位檢測、...











環球測繪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