徠卡TS16全站儀助力“天和之眼”自動導向系統精準掘進
3月25日凌晨,南京如往常一般靜臥在長江兩岸,而長江之底卻不似以往的平靜,長江南岸水浪翻騰。隧道內,被譽為史上最“萌”的盾構機“振興號”順利下穿長江江底,抵達南岸大堤。
南京和燕路過江通道被稱為“迄今為止長江上最難建的過江通道”,掘進難度很高,地質情況極為復雜、隧道覆土薄、一次性掘進距離長、施工風險高,猶如一個天然的“地質博物館”。
施工時盾構機需要穿越上軟下硬地層、軟硬不均地層、江底斷裂帶、巖溶區域及全斷面硬巖地層等。江底高水壓(0.79兆帕)處覆土厚度僅10.25米,最小覆土僅5.97米,還要穿越5條斷裂帶,盾構隧道從始發井與接收井之間未設檢修井,需要超大直徑盾構機一次性掘進長度近3000米。

中交天和南京和燕路過江通道項目部依托“振興號”針對復雜地質環境“量體裁衣”式的設計制造及配備的應對一切風險的“工具包”——常壓換刀裝置、超大直徑盾構機超長距離不換刀技術、智能化管片拼裝技術、泥水艙分層逆洗系統、刀盤伸縮擺動裝置、三通球閥接管延長裝置等多項關鍵技術和裝備,游刃有余地化解了世界級地質難題,實現了平穩快速掘進。

“振興號”作為中國首臺采用自主技術和多項國產核心零部件設計制造的復合地層超大直徑泥水盾構機,自始發掘進以來,創造了日最高掘進9環(18米)、月最高掘進168環(336米)的驕人成績;實現了在砂層連續掘進1500米不換刀,且刀具磨損量僅9毫米,僅為額定換刀磨損量的1/4;解決了超大直徑隧道掘進覆土薄、地下水豐富,易造成管片上浮的世界性難題;通過自身智能化管片拼裝技術和對管片上浮量控制,將隧道管片錯邊量控制在2—3毫米,遠低于12毫米的行業標準,所完成的10萬平米隧道無一滲漏等。

為了確保此國之重器“振興號”盾構機按照設計線路高精度向前掘進,中交天和自主研發了盾構機自動導向系統“天和之眼”,該系統搭載了徠卡TS16全站儀測量機器人,測量機器人具有1秒測角精度、高速自動馬達、自動照準等功能:
通過徠卡TS16全站儀測量盾構機上棱鏡坐標推算出盾構機姿態偏差、俯仰角、滾動角和方位角并予以實時顯示。
“天和之眼”精度高,穩定性好,可以實時顯示盾構機的測量狀態,指導盾構機操作人員調整盾構機姿態;在顯示器上實時以圖形直觀顯示盾構機相對于盾構設計軸線的偏差,使盾構機逼近隧道設計軸線。

“振興號”高質量、高標準地進行隧道掘進,這標志著超大直徑盾構機核心技術被中交天和完全掌握。盾構機被稱為工程機械之王,超大直徑復合式泥水平衡盾構機更是王中王。
目前,“振興號”還在緊鑼密鼓、安全有序向前推進,后期將下穿幕府山,并有望在今年年底到達接收井,實現隧道貫通。

徠卡測量和南京圖潤為“天和之眼”做技術支持
更多相關
中緯ZG20RTK主板定制,體驗更新
中緯ZG20RTK主板定制,體驗更新 當前國家經濟建設的高速發展,各工程及測繪技術人員對測量儀器如GPS-RTK的各方面要求也越來越高,產品既要精度高,又要穩定性好、還要抗干擾性強,因此GPS-...
徠卡BLK360三維激光掃描儀在全屋定制行業的應用
徠卡BLK360三維激光掃描儀在全屋定制行業的應用與價值全屋定制行業的核心在于精準測量、個性化設計和高效生產,而傳統的人工測量方式往往存在誤差大、效率低、數據不直觀等問題。徠卡BLK360三維激光掃描...
際上導航手持SLAM三維激光掃描儀介紹
際上導航手持三維激光掃描儀是一款先進的便攜式三維數據采集設備,集成了高精度激光測距技術、慣性導航系統和實時數據處理能力,為工程測量、建...
南京環球測繪分享選購測繪儀器的注意事項
選購測繪儀器有哪些注意事項?南京環球測繪儀器小編為您分享:1.看品牌,一般工程中使用的全站儀基本都上是2秒的中檔設備,要選擇性價比高、測量軟件豐富的測繪儀器。基本上,都具有自由棱鏡的功能,適用于道路、...
中緯ZDL700數字水準儀在建筑物沉降觀測中的應用
應用背景 隨著經濟的迅速發展和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使得許多工程項目在建設的過程中對其施工的準確度要求越來越高。因此,各種新技術、新功能的測量儀器也不斷涌現,而電子水準儀更是得到了推廣和普及。電子...
中緯ZT16R全站儀說明書 Geomax全站儀說明書
中緯ZT16R全站儀說明書用戶手冊本手冊專門針對使用ZT16系列全站儀的用戶。為了更好的使用,在操作ZT16系列全站儀之前,請認真通讀本手冊。中緯ZT16R全站儀中緯ZT16R全站儀為滿足城市測量用...
國土資源系統黃大年同志先進事跡報告會舉行
國土資源部舉辦全國國土資源系統黃大年同志先進事跡報告會,國土資源部黨組書記、副部長孫紹騁出席報告會并講話。國土資源部黨組成員、副部長、國家土地副總督察張德霖主持報告會。國家測繪地理信息局設分會場同...
記錄歷史,傳承文明—影像RTK助力歷史建筑保護 中海達V5 北斗海達TS6
廣東歷史建筑是人類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產物,是人類歷史的見證留存。由于自然地理氣候等原因,歷史建筑逐漸破敗消亡,保護歷史建筑傳承歷史刻不容緩。近年來,通過實景三維技術對歷史建筑進行精細化重建,能夠...











環球測繪微信